两者也都有非常强烈的扩张意愿,通威声称今年组件要进前四,隆基好像也抛弃不领先不扩产的战略,要大幅度扩产硅片电池片组件。
2022年12月30日,隆基绿能董事长钟宝申在与人文财经观察家秦朔的一场年终对话中强调:隆基绿能历来是以长期主义应对长期危机,要成为关注客户需求的长期主义者。众所周知,2022年5月16日,隆基股份正式变更为隆基绿能,此次更名是个重要的战略调整信号,亦是隆基绿能推动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新举措。
对于企业的决策层而言,这无疑需要足够的胆略、静气和韧劲,同时也需要强大的突破意志和团队的战略执行力。黑鹰光伏认为,这既要看一个企业在一个时间周期内纵向的成长能力,也要看横向的实力延展和渗透能力。隆基创造此项世界纪录,意味着中国的企业从理论研究到整个制造能力,全面地在晶硅光伏领域来到了世界前列。彭博社此前对隆基在瑞士发行GDR一事进行过关注,称隆基绿能将于2023年上半年在瑞士交易所正式发行GDR,此举将创下中国企业在瑞士交易所的融资纪录。回顾这一阶段光伏的创新历史,RCZ单晶生长、金刚线切片、单晶PERC、双面发电的技术的突破和引领,都与隆基紧密关联。
这个过程,无疑加速了整个光伏系统成本的下降。而在过往十余年中,隆基的在科技创新上的选择与坚持,成就了全球光伏行业的转折与发展。彼时的背景是欧美双反,光伏出现了全行业亏损,并有大量企业几乎是在一夜之间倒闭。
而对于隆基自身,就是十六七岁的样子。不说则已,说了就要做到。换言之,一个企业的创始层的初心、理想、意志,和永不停息的奋斗精神,往往能引领一个企业走向长远的未来。在2019年的供应商大会上,隆基的决策层就提过:企业之间形成高度的协同与共识,在研究技术、成本、规模等方面优势互补、加强创新能力,加大创新投入就能引领未来行业的发展方向和竞争方向。
隆基氢能成立于2021年3月31日,同年10月,其下线首台碱性水电解槽。过往两年多的时间,隆基在氢能领域砸下重注、潜心研发,终于推出面向全球不同应用场景最优LCOH的标杆产品。
这也就不难理解,光伏531后,行业进退维谷之下,隆基的扩产计划仍然要毫不打折扣地布局和执行。也就在2018年,隆基绿能仍实现25.58亿元的净利,成为光伏全行业最赚钱的公司。在历次的周期跌宕中,大量企业倒下,无数企业一蹶不振,一些曾经风光无限的产业大佬陆续离场。当然,这也就不难理解,基于对产业空间及竞局判断,2023年1月17日,隆基绿能公告称,拟投资建设年产100吉瓦单晶硅片项目及年产50吉瓦单晶电池项目,项目总投资达450多亿元。
其四,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彻底的战略执行。我们通过企业年度研发投入规模,可以从最直观的角度看到一个企业对于研发的重视程度。简言之,货币与财务只是成功的标志之一,对事业的忠诚和责任,才是企业家的顶峰体验和不竭动力。也以此为始,隆基开始形成并不断完善自己的治理机制和决策机制,为隆基今后的持续发展奠定了极为重要的一个基础。
与此同时,PERC电池技术引入,使单晶技术的降本优势更加明显。企业投入大量研发,不断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的目的到底是什么?毫无疑问,为客户创造价值,助力客户成功,这是第一要务。
隆基单晶拉棒的非硅成本半年下降了33%。这也就不难理解,在过往数年中,隆基反复强调提高和保证客户收益,具体到一种技术路线,一个产品,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最终都要让客户和市场来说了算。
通过紧密的上下游联合技术攻关及技术引入,隆基牵头让金刚线的供应价格快速降至0.3元/米左右,每年为行业节约成本300亿元,彻底奠定了单晶引领行业格局的基础。不过,换个角度看,拥有了打破世界纪录并可以量产的HJT技术,26.81%确保了隆基未来电池效率的基准。由于隆基的研发基本上都是以实现量产为目标,所以这些研发成果我们基本上都会在两到三年内具备投入量产的条件。以隆基绿能要发行的GDR数量所代表的A股数量与当前股价综合计算,如果按照1月3日的收盘价,融资规模相当于在255亿元人民币左右。(管理学之父彼得德鲁克)业务结构层面,截至目前,隆基绿能已构建单晶硅片、电池组件、工商业光伏解决方案、地面光伏解决方案、氢能装备五大业务板块,形成支撑全球零碳发展的绿电+绿氢产品和解决方案能力。在过往的岁月中,正是隆基绿能、协鑫科技、通威股份、天合光能、先导智能、阿特斯、晶澳科技、晶科能源等等一大批产业链不同环节的光伏企业,投入大量资源,共同推动光伏整体成本在过往十余年中下降了80%以上,并得以在十四五期间开始冲刺主力能源。
总而言之,隆基绿能将一如既往做最好的自己,坚持长期主义,遵循第一性原理,坚持善意,持续创新,并不断地把新产品大量快速地投向市场,满足客户需求。其中,2022年隆基氢能电解水制氢设备产能位居全球第一、出货量跻身国内前三。
其次,基于第一性原理和系统决策,隆基展现了强大的战略定力与彻底的战略执行力。对于隆基而言,其创新的方法论中,第一性原理也贯穿其中,由此保证自身处于产业创新进步的主航道和引领者的位置。
企业家务实的理想主义。其二,练好内功。
这项技术的应用,让拉晶速度提升80%以上,使单晶与多晶之间巨大的成本差距快速缩小。在当时的他看来,3-4年后,单晶将会逆袭,市场份额超过多晶。除却财务数据,以及资本市场等表现,黑鹰光伏认为,隆基绿能的综合竞争了还体现在其颇为鲜明的企业文化建设。无疑,企业成败往往有偶然与必然的叠加。
换言之,新能源取得了巨大发展,亦付出过沉痛的代价。同时,隆基的目标就是要做时间的朋友,能不能做到取决于整个公司从决策层到全体员工大家努力的结果。
时至今日,隆基绿能已发展为全球最大的风光新能源企业,数十项第一加身,综合能力最强,备受产业与资本市场关注。除了保持光伏核心制造环节的领先,发力BIPV,以及向氢能商业化的加速进击,让隆基绿能未来的发展空间拥有了更广阔的想象空间。
究竟哪些技术最终会成为主流?或者成为隆基最大规模的投资方向,这个还需要再进一步验证。隆基23年的翻山越岭,亦如整个产业,历经考验与挑战。
2022年10月24日,也就在隆基绿能发布基于HPBC电池技术的全新组件Hi-MO 6的前一周,李振国发表了一封公开信《隆基的初心》。单晶PERC加速成为光伏产业的主流技术,单晶PERC电池的产业化转换效率也从2016年的20.8%提高到而后的23%以上。根据挪威船级社的实证数据,隆基氢能的产品性能已经大幅领先于现有的行业商业化水平。其中,隆基绿能成为数次成功穿越周期,并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典范样本。
研发方向包括新型电池和组件技术、新材料技术、氢能应用技术和高端装备技术等。2022年11月2日,面对越来越多元的终端需求,隆基选择打造差异化,推出基于HPBC电池技术打造的新一代组件产品Hi-MO 6。
始终保持稳健的财务策略。众所周知的是,隆基绿能几乎以一己之力改变了单多晶格局,并以持续的科技创新引领了全行业的降本增效。
李振国透露,该管理办法的中心思想是要逐步把公司的所有权、股权以及经营决策权进行一定程度的分置,逐步形成事业合伙人机制,从而构建更长远的发展。在最困难时期,甚至隆基可以做到根据母子公司资金日报对母子公司的日常现金流量进行统筹安排、回款和付款按日动态控制,保证公司经营安全。